餘姚:中小城市排借款澇難樣本
  若說颱風帶來的“68個西湖水量”是天災,那麼,為何颱風過後,積水遲遲無法排出?城借款市規劃如何應對越來越肆虐的暴雨?這些都在拷問餘姚和越來越多有內澇憂患的中小城市
  本刊記者/王臣(發自室內設計浙江餘姚、寧波)
  餘姚,浙江省東部的一座小縣城,夾在寧波與紹興中間,姚江橫穿了整個城msata區。在過去的半個月里,一場暴雨打亂了這裡的所有秩序。
  10月6日凌晨,颱風“菲特”登陸浙江。兩天前,寧波市水利局為這次颱風登陸進行了初次會商,制定泄洪預案。根據氣象預報,寧波市過程雨量為50到150毫米,局部可達150至250毫米,餘姚不超過300毫米。會商結果是:現有水庫均能承受,無需預融資先泄水。
  然而實際雨量遠遠超過預期,餘姚全市過程雨量達561毫米,其中三日(10月6日、7日、8日)最大雨量均達534毫米,導致姚江水位迅速上漲,至10月8日時,最高水位達5.33米,並一直持續到15日下午4點,才回落到3.77米的警戒線,整個退水時間共用了6天18小時。
  幾乎有一周時間,餘姚城區始終泡在水裡,餘姚市委書記毛紅芳在隨後的採訪中說,這是“百年一遇”的天災,“相當於倒了68個西湖”。
  但“天災”過後,人們開始思考:積水為何遲遲排不出?在“天災”面前,現有的排水系統應如何改善?城市規劃如何應對越來越肆虐的暴雨?這些都在拷問餘姚和越來越多有內澇憂患的中小城市。
  地理原因
  由於地處沿海,颱風及暴雨頻襲,餘姚每年都要經歷半年之久的防汛期,按照《浙江省防汛條例》,當地汛期從每年4月15日到10月15日。
  整個寧波市,每年6月常遭梅暴雨,8月初至10月中旬易受颱風暴雨影響,颱風暴雨與冷空氣流輻合,還會形成雨量大、強度高、歷時長的特大暴雨,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。
  去年同期,當地最高雨量達到400毫米,退水時間約3天。能與這次“菲特”颱風影響相比較的強降雨,發生在1962年9月,當時的降雨量為524毫米,最高水位4.8米,受淹時間13天。
  “這次強降雨災害確實超過了50年前。”寧波市水文站站長楊輝告訴《中國新聞周刊》,除了雨量大,排澇難最主要的原因,是餘姚特殊的地理位置,以及姚江下游排水不暢。
  餘姚南部是山地丘陵,北部是濱海平原,中部是呈帶狀低窪的姚江平原。姚江幹流自西向東從城區穿過,同時有南北數條支流匯合於姚江。當地人把這種特殊的地形結構稱為“鍋”,餘姚恰好處於“鍋底”的位置,無論南邊還是北邊出現洪水,最後都會匯流到“鍋底”姚江,如果姚江流域也有洪水,情況則會更加危急。
  歷史上,姚江的排水一直靠“東排”泄洪。根據2004年《寧波市水利志》,姚江流域面積為1934平方公里,全長107.4公里。姚江自西向東,與奉化江匯成甬江,最後東流入海。不過,從2002年起,當地政府對杭甬運河按四級航道標準改造,對姚江採取了截彎取直,長度有所縮短。
  楊輝分析,歷史形成的河道多是彎曲的,而杭甬運河對很多河道採取截彎取直、拓寬的做法,給航運帶來了便捷,也在當地泄洪中起到積極作用,但在更大區域的泄洪中,則可能造成姚江上游水勢更猛、水量增加。為了更快排水,便對東排施加了較大的壓力。
  然而在此次水澇中,姚江東排也受到了巨大阻力。餘姚水利局向《中國新聞周刊》解釋,阻力之一,是姚江流域東排的唯一齣口:姚江大閘。姚江大閘建於1959年,共36孔,單孔寬度僅3.3米,規模偏小;與此同時,於1998年規劃的姚江二閘,至今也沒有開通。
  同時,甬江流域也處於特殊的地理位置,颱風期間,非常容易形成颱風、暴雨和潮水“三碰頭”,外海潮位長時間處於高位,使得海水倒灌內陸。
  排澇的阻力還來自姚江的“自然對手”——奉化江。在暴雨洪水期間,奉化江的洪水與姚江的洪水“爭搶”排入甬江,但姚江的洪水需先經姚江大閘才能排入甬江,而奉化江入甬江口處無閘門,更加快捷。
  在這三重因素影響下,姚江向東排水的境況進一步惡化。此次“菲特”颱風期間,10月8日,姚江大閘下最高潮位一度達到4.81米,與閘上水位持平,幾乎無法排水。
  事實上,為了改善餘姚泄洪能力,當“東排”能力不足時,當地水利系統嘗試開發新的泄洪方式——“北排”。
  1992年《姚江流域綜合規劃報告》、1998年《甬江流域綜合規劃報告》中的主要規劃任務都是:洪、澇、旱兼治,以治澇為重點。規劃方式包括分散治理,增闢向北邊的杭州灣排水出口;建庫蓄洪;低窪地區圍圩電排等。
  不過,楊輝解釋,餘姚地勢北高南低,“北排”有天然的困難,如要排水,只能加泵強排。但在本次颱風“菲特”期間,正值大潮汛,北部閘口在10月7、8、9日三天的最高潮位分別高達8.1米、8.3米、7.9米,影響了排澇效果。
  餘姚水利局方面告訴《中國新聞周刊》,目前北部閘口的排澇能力已基本滿足20年一遇的設計要求,但由於上游河道不配套,河網密度小,調蓄能力弱,加上候潮排澇和超標準的強降雨產生了大量的徑流,影響了北排水閘排澇能力的進一步發揮。
  今年下半年開始,餘姚水利方面將針對北排能力,整治上游河道,增設強排設施,將30-40米的河道拓寬至80-100米。
  城市發展與排水能力脫節
  不過,中共餘姚市委、市政府在總結本次災後積水嚴重、水位持續高位運行時,也指出,除了自然原因外,城市化進程加快,農田、水面率減少,以及城區排澇設備、設施等情況制約,也都導致城區低窪地區遭遇持續強降水後,積水嚴重。餘姚市水利局副局長毛洪翔向媒體解釋,鄉鎮可以通過水泵抽水,而市區只能依賴河道自然排泄,當水位存在落差,城區積水外排就困難。
  “這的確是越來越多中小城市在城市發展中遇到的問題。”寧波水文站站長楊輝說,“城市範圍的擴大,會在泄洪方面造成兩個不利因素,一是地面硬化使得徑流量加大;二是同時加快了匯成水流的速度。”
  楊輝介紹,下雨初期的20至30毫米降水,通常不會停留在地表形成水流,也就是地理學意義的“涇流”,而是依靠土壤、田地的消化能力,存留在土壤里,這是土地調蓄雨水的“天賦”。但城市開發過程中,不僅河塘、濕地逐漸消失,城市硬化道路也擠壓了土地的天賦。
  “20至30毫米的初滲,看似少量,但作用不可小覷,”楊輝分析,現在城市多是水泥和柏油馬路,不能下滲,地面硬化使得這部分雨水很快形成了徑流,大大加快了雨水匯流成水的速度。
  “打個比方,城市未開發之前,區域內的河水70%流入河道,其餘的30%可以通過自身能力消耗,而開發之後,則要將100%的洪水流入河道,對河道的壓力變大。”楊輝說,“但是,河道的規劃標準是既定的,而城市開發是不斷進行的,在這種情況下,增加城市的自我消化洪水的能力、增加有初滲能力地面的比例和麵積,就顯得更加重要。”
  餘姚並不是唯一處於這種境況的中小城市。
  中國東南地區的中小型城市,幾乎都依河而建,或有河流貫穿其中,但城區防洪標準都偏低。據有關資料,在我國600多座有防洪任務的城市中,防洪標準低於國家標準的就有400多座,而中小型城市的防洪標準更低。
  北京中持水務運營公司在2012年曾對河北、江蘇、湖北等省17個城鎮的排水管理情況做過調查,其中15個在最近幾年間,中雨以上即出現內澇,比例達88%;在排水規劃和設計方面,多沿用大城市的經驗,缺少針對中小城市自身特點的改變;參與調查的城市中,只有4個有雨水處理、利用規劃;有47%無管網管理費用,需要在出現問題時,臨時向財政申請費用;每年有固定的養護費用預算的只有25%,有固定大修和翻新費用預算的只有17%;約60%的調查城市中,排水管網的管理沒有明確養護標準和規範。
  “人們或許以為中小城市的排澇能力比大城市強很多,”楊輝說,但實際情況是,由於歷史上基礎設施欠賬,以及過快的城市化發展,“當中小城市遭遇極大雨量,也會造成癱瘓,而且可能更加嚴重。” ★
(編輯:SN054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y99yyak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